0 COMMENTS

上海封控小区内高龄独居老人一日三餐生病急救谁来管?他们送去饭菜,开通绿色通道

“上海有位老人因小区隔离,无法出门配药而跳楼自杀。”日前,网上传出这样一则消息,还附上了老人在某小区坠楼后的现场照片。此后,上海辟谣平台迅速辟谣,此消息不实。坠楼老人的妻子表示,居委会一直配合她开具出入证明,不存在居委会不让出门的情况。

图源:上观新闻

上海开始新一轮核酸筛查,不少网友关切:封控小区内,高龄、独居老人由谁来照顾?他们的就医、用餐需求如何得到保障?记者了解到,目前上海市不少街镇、村居都已调配资源、增派人手,为封控中的高龄、独居老人提供各项生活服务,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。

排摸购药清单,开通代购服务

对高龄、独居老人来说,封控管理期间,就医配药是最大难题。目前,上海不少社区都在此问题上探索了成熟的帮办、代办机制。

“我母亲得了直肠癌,急需造口防滑膏。我姐姐已买到药了,但她住在闵行莘庄,没法送过来,怎么办?”3月28日晚,奉贤区西渡街道鸿宝一村居民李雷向居委会求助。

收到求助信息后,鸿宝第二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潘磊火速上报。核实具体信息后,西渡街道立刻协调各方资源,第一时间与闵行区相关部门取得联系。辖区派出所也主动服务,短短十分钟,“绿色通道”迅速开启:李雷通知姐姐,把药送到奉贤闵行交界处——闵浦大桥,由社区民警当“跑腿小哥”跨江取药,再送药到老人所住的庄行镇邬桥乐慧养老院。一去一回,从李雷向居委求助到老人拿到“救命药”,只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。

图源:上观新闻

图源:上观新闻

无独有偶,3月29日10:30,奉贤区西渡街道新南家园小区里,志愿者王磊风风火火地骑着三轮车驶过。他刚刚为居民送好快递,又得知有人脚骨折急需外出就医,急忙赶去将其送往小区门口转运。

新南家园是一个大规模社区,常住人口7600多人,其中有不少高龄、独居老人。居民瞿志武平时经常上门看望这些老人,陪他们聊天。小区封控后,他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,并主动揽下了为老人送快递的工作。“我和老人们平时就很熟悉,基本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、生活需求。”“足不出户”措施发布后,瞿志武第一时间挨个上门通知。老人们一看是熟悉的小翟,都当场表示配合。

不少老人还有慢性疾病,平时配药需求多。志愿者陈秀华每天六点开始登记药品需求,去卫生院配药、采购,再送药上门;晚上回家后再整理药品,每天忙到深夜。

西渡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为了更好满足居民就医需求,当地政府还通过村居志愿者,排摸出一张居民购药清单,精准对接社区卫生中心等地,开通代购服务,目前已为辖区居民提供药物代购1200余人次。

家住金山区山阳镇三岛龙洲苑的罗老伯,是一名85岁高龄的独居老人。此前,有钟点工按时上门照顾老人,这次金山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,钟点工无法上门给老人洗衣烧饭,老人的女儿也被封控在另一个小区内。

小区“老伙伴”志愿者沈美华之前就与老人结对。得知情况后,沈阿姨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任务,上门为他解决一日三餐问题,帮他拿取女儿为他订的快递、外卖,也陪他聊天解闷,舒缓他的不安情绪。

图源:上观新闻


图源:上观新闻

为老助餐不打烊,为独居老人“花式送餐”

高龄、独居老人大多不使用智能手机,无法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下单购买食材,封控管理之下,就餐问题如何解决?记者采访了多个街镇后发现,在调配物资、保障餐饮需求时,不少街镇、村居社区都会优先考虑高龄、独居老人。

在嘉定区新成路街道为老服务中心,最近辖区助老送餐服务依然保持正常运作,保障高龄、独居以及行动不便老人的午餐需求。3月29日10时,送餐员陈吕荣来到新成路街道迎园一坊,在完成核酸报告检查和测温后进入小区开始送餐。

“顾阿婆,开一下门,今天的午饭给你送来了。”顾阿婆今年已83岁高龄,她告诉记者,这段时间以来,虽然经历过小区封闭式管理,但送餐服务一直没停过,每天中午都能按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。“饭菜有荤有素,让我们这些老年人省心多了!”

图源:上观新闻

在给顾阿婆送完餐后,陈吕荣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位老人家里。他介绍,目前共有两名送餐员负责新成路街道的助老送餐服务。“我们每人每天要送30多份,上午9:30准时到中央厨房取餐,一般到11:30可以送完。”记者了解到,目前,新成路街道每天配送62份助老餐,全部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,确保卫生安全。

在安亭镇某小区,老人的吃饭难题因一群热心邻居的帮忙迎刃而解。“今天我给蒋师傅家做这些菜,大家看看怎么样?”在一个名为“爱心大厨帮帮帮”的微信群中,居民金利华晒出自己刚做好的营养午餐,准备送给同楼的独居老人蒋伯伯。居民江佳玮也在群里晒出了现包的饺子,准备送到纯老家庭周伯伯和胡阿姨家。

图源:上观新闻

图源:上观新闻

原来,今年81岁的蒋伯伯和85岁的周伯伯、胡阿姨夫妇是该小区仅有的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。得知老人的日常采买遇到困难,在严格的两天居家管控结束后,10名热心居民建起一个微信群,专门协调3位老人的吃饭问题。吃过爱心午餐的蒋伯伯很感动:“原本感觉处境会挺难的,但现在我觉得特别温暖!”

金山区石化街道滨二小区是典型的老小区,共有居民2100多人,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696人。这么多老人,怎么保证正常就餐?这次封控期间,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东燕并没那么焦虑。

从去年开始,石化街道实行“爱心点名”行动,对辖区内孤老、独居、高龄、残障等特殊人群,以志愿服务形式提供日常服务。一年下来,已汇聚27名“爱心点名”志愿者,对辖区老人的情况,黄东燕早已如数家珍。特殊时期,“爱心点名”志愿者承担了更多责任。封控后几小时,“爱心点名”志愿者已将所有老人的需求制成“保障服务图”,居委会“派单”给各个工作组逐一安排解决,其中就包括为12名老人提供买菜、送餐服务。

石化街道党工委书记、人大工委主任王咏梅记得,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,小区里的老人焦急万分,辖区居委会电话响个不停,此次小区封闭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。“‘爱心点名’机制不仅让我们心定,更重要的是老人的心也定了。”王咏梅介绍,封闭后,不少人为居委会、志愿者送去慰问品,很多工作人员和“爱心点名”志愿者转手就送给了老人。“‘点名’点多了,大家都有感情了,照顾这些老人,就像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样。”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• 友情链接